正念教育,從教師的具身體現開始——114年正念幸福力與教育工作坊系列(三):「正念教學養成師資培訓」正式啟動!

在教育現場壓力與挑戰日益升高的當下,教師的覺察力與情緒調節力,正成為提升教學品質的關鍵能力。由嘉義縣水上國中與財團法人伽耶山基金會共同主辦、基金會圖書資訊中心承辦的【正念幸福力與教育工作坊系列(三):正念教學養成師資培訓】線上課程,於8月1日正式啟動,為期三天,展開深度學習之旅。

本階段課程聚焦於「正念教學演練與實作」,對象為113、114年已完成第二階段「八週正念種子師資培訓」的教師,有近40位教師參與。期望協助學員將正念練習內化為日常習慣,並自然帶入教學現場,提升師生互動與學習氛圍,讓幸福力在校園中悄然生根。

活動由悟因長老尼(財團法人伽耶山基金會董事長)與李錫津副市長(前嘉義市副市長)共同揭開序幕。

悟因長老尼勉勵:「活在地球上的課題,從覺察自己開始」,引導學員以生活為修行場,培養對自我與環境的敏銳感知。李前副市長則以「正念如同阿基米德的支點」為譬喻,鼓勵教師善用正念創造內在空間,結合SEL(社會情緒學習)策略,為教育注入新動能。

首日課程由臨床心理師石世明主講「正念融入教學綜觀」,以「享受帶領,練習是帶領的基礎」為題,強調教學者需以身作則。他引用正念大師卡巴金名言:「從不要求學生練習,但要求自己練習」,點出正念教學的核心態度。課程中除理論講解,更設計了實際演練:如呼吸觀照、正念飲食、三層次探詢等,讓教師從身體到語言,深刻體驗「簡單、具體、可實踐」的正念帶領原則。

本課程為系列培訓的第三階段,自110年啟動至今,已累計超過千名教師參與,逐步建構起一張以正念為核心的教學支持網絡。未來兩日的課程將進一步進行教案實作、經驗分享與策略交流,陪伴教師在探索與實踐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正念教學路徑。

正念,是一扇照顧自己、關懷他人的門窗。從教師出發,讓正念在教育中深耕發芽,為孩子、學校與社會注入更多平靜、清明與幸福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