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彙整: 活動報導

學習正念與自我關懷,為教師注入新能量——114年正念溝通與情緒管理教師研習營圓滿落幕

由財團法人伽耶山基金會、嘉義市安慧學苑教育事務基金會,以及嘉義市崇文國小共同主辦的「114年正念溝通與情緒管理在教學場域之運用教師研習營」第二日課程於嘉義市崇文國小舉行。

上午第一場研習由蔡政霖老師主講「拆彈心方法——情緒失調孩子的陪伴與處遇」。蔡老師分享豐富的輔導實務經驗,深入淺出地闡述爆發性情緒的特徵及情緒調節的原理。蔡老師指出,在面對情緒爆發的孩子時,應該先讓學生感受到安全,接著透過鏡映式回應建立連結,最後進行善後與反思討論,才能發揮學習的效果。蔡老師建議,在爆發性情緒的前、中、後三階段,採用不同的緩解處理目標與介入策略,並特別提醒,陪伴情緒失調的孩子極具挑戰性,教師們必須先照顧好自己。

接著,由林立仁副教授主講「教師的正念情緒覺察、管理與運用」。課程中,林老師帶領與會教師們實際練習專注呼吸與三步驟呼吸空間,帶著覺察的心,友善地與自己連結。林老師強調正念是一種生活方式與態度,而情緒本身沒有好壞對錯,重點在於如何面對、表達與處理情緒。林老師提醒,「再忙,也要照顧好自己,因為有神采奕奕的老師,才有神采奕奕的學生」。

下午由蔡美玲校長主持「正念情緒管理實務演練」,學員們分組體驗由財團法人伽耶山基金會圖資中心精心製作的教具——正念情緒卡以及情緒轉盤。教師們在遊戲中學習、反思並熱烈分享,紛紛表示意猶未盡,並希望能多帶幾份教具回學校與同事們分享。

「情緒管理與自我慈悲」課程由自衍法師主講,法師提到當情緒發生時,可以運用「覺知三角」–觀察自己身體的感受、情緒的感覺與念頭想法,有助於調整當下的身心狀況,法師並帶領與會教師實際體驗正念自我慈悲,提醒老師們,要自我疼惜,好好照顧自己,才能照顧好學生。

研習營的最後,有多位老師分享寶貴的經驗。有新進的老師分享在教育現場遭遇挫折,但是透過呼吸,讓自己可以靜下來,重新看看自己與四周環境;有剛退休的老師分享,因為帶學生進行正念練習,見證班級經營的正向改變。也有老師分享將正念融入生活的體驗,讓自己學會在忙碌中停下來、想一想、再重新出發。正念不僅可以幫助自己成長,也能用來陪伴學生,甚至能改變人生。

結營典禮,由香光尼僧團人文志業副都監暨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館長自衍法師主持,提及基金會自106年開始舉辦專注力、正念相關的教師研習營,就是希望可以為教師們服務與支持,因為教育具有改變人生與命運的力量,幫助在教育現場的老師們關照身心,就是為下一代盡心盡力。

透過理論講授、實務演練與經驗分享,這兩天的教師研習營為教師提供了溝通、情緒覺察與情緒陪伴的實用工具,希望教師們面對壓力及挑戰時,能運用正念找到內在的力量。當教師的身心安頓時,學生能感受到穩定與關愛的力量,校園也能更加幸福有愛。

正念溝通與情緒管理融入教學場域——教師研習營在嘉義展開

「114年正念溝通與情緒管理在教學場域之運用教師研習營」於8月19、20日在嘉義市崇文國小舉行,由財團法人伽耶山基金會、嘉義市安慧學苑教育事務基金會以及嘉義市崇文國小共同主辦。第一天的教師營有一百餘位教師熱烈參與。

開營典禮上,財團法人伽耶山基金會董事長悟因長老尼指出,「正念」就是「心」專注在當下,而「心」具有活潑的特質,可以促使個人的能力不斷增長。心會影響、造就我們的行為,這就是佛教語言中所說「業」的概念,也就是氣質、感覺、能力。長老尼鼓勵老師們要學習心地法門,強調正念、社會情緒學習對每位老師、學生都具有重要意義。

第一天研習營的上午,主辦單位邀請到嘉義市前副市長李錫津主講「課程設計諵譁——正念的系列研習,從『心』開始,為什麼?」副市長透過豐富的例子說明心可以引發情緒、身體疾病,也可以是幸福快樂的根源。副市長強調心也可以在一瞬間就改變,教師們應該要學會安心,拿回情緒的主導權,因為心思飄移會耗費大量能量,然而正念卻可以達到節能的效果。

台灣正念工坊執行長陳德中主講「當下同在、覺察涵融:『正念』概念及其在溝通與情緒之應用」,陳老師帶領大家實際練習呼吸觀察、正念伸展,也引用科學研究證實分心和當下的幸福感呈現負相關的關係。陳老師強調正念的訓練可以使我們有更佳的大腦,定義正念就是「念茲在茲」的覺知狀態,並鼓勵老師們人生三大KPI就是「吃得下、睡得著、笑得出來」,活在當下的人會更容易成功。

下午的研習由品格教育工作者李志強老師主講「聚焦在需要的正念——友善溝通的實務練習」。李老師介紹非暴力溝通的四大元素:觀察、感受、需要、請求,說明透過自我連結,能增強對他人的理解,加上自我表達,就可以有效地提出請求。非暴力溝通即是一種專注於需要的正念實踐。現場並且進行多項實地練習,包括當我們面對刺激性言語時,如何覺察對方真實的需求與所看重的事物;當校長邀請老師承擔行政職務時,雙方如何以非暴力溝通的原則來進行對話。李老師勉勵與會的老師們,「照顧好自己,就是給世界最好的禮物」。

善意溝通修復協會理事金梅仙老師主講「用心聽.溫暖說:善意溝通在教學場域的運用」。金老師提醒,非暴力溝通的四大元素中,觀察不等於評論,感受不等於想法,需要不等於要求,並強調對方可以自主決定要什麼。金老師也舉很多例子,帶領在場老師們思考,同樣一句話,如何以非暴力溝通的方式來重新表達,達到表達善意、聽出真意的效果。在場老師也分享與家長溝通的實際經驗,金老師點出如何在溝通中,同理自己也同理對方。

第一天的教師營中,老師們實際體驗正念與非暴力溝通,感受到回到當下,與當下的自我連結的重要性。透過練習正念與溝通技巧,老師們有更多方法可以照顧自己,創造更友善、有愛的學習環境。

正念教學師資培訓圓滿落幕:三日淬鍊,啟動教師身心轉化之路

由財團法人伽耶山基金會主辦的「正念幸福力與教育工作坊系列(三):正念教學師資培訓」,8月3日下午5:20圓滿落幕。歷時三日的培訓課程,在豐富而紮實的內容安排下,帶領教師深入理解正念的理論與實踐,啟發多位參與者在教學創新上的轉化契機,為未來的教學場域注入溫柔而堅定的力量。

課程以〈正念為何有效——自律神經與情緒迴路〉揭開序幕,由石世明老師從自律神經與情緒回路的角度,解析交感與副交感神經,如何透過正念練習達到身心調和,更探討正念對大腦神經迴路的改變與學習歷程的支持。

接續由資深專輔教師李淑如老師介紹「正念教學之設計理念」,以「有趣、好玩、易上手」為核心,引導教師設計更貼近學生的課程。她以「如何抵達當下」、「正念喝水」、「品味生活」與「正念卡牌活動」等多元教學活動,實際案例說明如何將正念元素融入教學情境,並拆解課堂流程,協助教師精準掌握引導重點。

課程另一亮點,在「正念實踐與教師自我成長」課程,邀請之前參與正念師資養成的老師:進學國小周雅文老師、豐南國中嚴雅麗老師與東大附中蕭伃伶老師分享他們在教學歷程中如何將正念融入教學現場與自我生命照顧之中完成自我關懷。

下午的最終單元「教師正念網絡」,由自衍法師說明未來教師正念的推展方向,包含正念共修、教案分享、正念大腦讀書會等,期望建立一個支持教師持續實踐的學習社群。

結營典禮上,學員分享三日學習成果與轉化心得,並以動作與聲音結合,創意展現今日所學在音樂與動作中展現正念的精神,並有顧問團隊給予勉勵:包括劉豐榮教授、蔡美玲校長、江連君校長與李錫津前副市長也期勉教師「莫忘初衷」,將正念化為生命實踐、帶入教學現場,影響更多學生。

最後,主辦單位財團法伽耶山基金會董事長悟因法師致詞時表示,基金會願成為教師身心培育的後盾,後續將持續提供正念教學資源與平台支持,陪伴教師成為身心覺察與情緒涵容的典範。正如與會教師所言:「唯有照顧好自己,才有力量照顧學生。正念,是我們教學路上的溫柔力量。」

本次培訓不僅提升教師對正念的理解,也搭建起教學與身心整合的橋梁,開啟一條穩定、自主、充滿希望的教學旅程。

讓正念教育成為教師的生命滋養:正念教學師資培訓第二日精彩紀實

「正念幸福力與教育工作坊系列(三):正念教學養成師資培訓」第二日線上課程於8月2日一早8:30正式啟動!學員們以全心投入的態度,展現對正念教育的深刻承諾。

課程亮點:

  1. 正念原理與態度
    由石世明老師主講,深入探討:正念如何影響腦神經的發展與調節;正念與慈悲的關係;正念如何融入教學情境,並強調「教師若能自我照顧,才能長遠陪伴學生」。
  2. 正念伸展演練
    石老師強調正念的演練「不要看稿說引導語」,而是從自己身體出發,帶領者專注覺察身體的伸展,身體會教會您很多東西。經過三人為一組,輪流擔任帶領者、探詢者與回饋者,進行三輪深入的正念伸展演練。學員紛紛表示:學習了正念,再配上探詢,才發現真正學習到正念的精華,開啟生命的修練,讓與會者收穫滿滿!
  3. 正念教學經驗分享
    主辦單位邀請三位曾參與系列工作坊的教師精彩登場,分享他們在教育現場實踐正念的經驗與感動:
    林艾璇老師(大元國小):正念融入輔導之經驗分享
    嚴雅麗老師(豐南國中):「正念飲食」教學示例
    蔡瑜璇老師(家齊高中):正念融入教學

這三位教師的分享,令人動容。他們不僅將正念視為自我生命的修鍊,更以教育現場為道場,持續精進並回饋學生,令人敬佩!

經過兩天的密集學習,學員們共同體會:唯有懂得自我慈悲、關懷自己,教師才能真正成為學生生命中的光與引導者。

正念教育,從教師的具身體現開始——114年正念幸福力與教育工作坊系列(三):「正念教學養成師資培訓」正式啟動!

在教育現場壓力與挑戰日益升高的當下,教師的覺察力與情緒調節力,正成為提升教學品質的關鍵能力。由嘉義縣水上國中與財團法人伽耶山基金會共同主辦、基金會圖書資訊中心承辦的【正念幸福力與教育工作坊系列(三):正念教學養成師資培訓】線上課程,於8月1日正式啟動,為期三天,展開深度學習之旅。

本階段課程聚焦於「正念教學演練與實作」,對象為113、114年已完成第二階段「八週正念種子師資培訓」的教師,有近40位教師參與。期望協助學員將正念練習內化為日常習慣,並自然帶入教學現場,提升師生互動與學習氛圍,讓幸福力在校園中悄然生根。

活動由悟因長老尼(財團法人伽耶山基金會董事長)與李錫津副市長(前嘉義市副市長)共同揭開序幕。

悟因長老尼勉勵:「活在地球上的課題,從覺察自己開始」,引導學員以生活為修行場,培養對自我與環境的敏銳感知。李前副市長則以「正念如同阿基米德的支點」為譬喻,鼓勵教師善用正念創造內在空間,結合SEL(社會情緒學習)策略,為教育注入新動能。

首日課程由臨床心理師石世明主講「正念融入教學綜觀」,以「享受帶領,練習是帶領的基礎」為題,強調教學者需以身作則。他引用正念大師卡巴金名言:「從不要求學生練習,但要求自己練習」,點出正念教學的核心態度。課程中除理論講解,更設計了實際演練:如呼吸觀照、正念飲食、三層次探詢等,讓教師從身體到語言,深刻體驗「簡單、具體、可實踐」的正念帶領原則。

本課程為系列培訓的第三階段,自110年啟動至今,已累計超過千名教師參與,逐步建構起一張以正念為核心的教學支持網絡。未來兩日的課程將進一步進行教案實作、經驗分享與策略交流,陪伴教師在探索與實踐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正念教學路徑。

正念,是一扇照顧自己、關懷他人的門窗。從教師出發,讓正念在教育中深耕發芽,為孩子、學校與社會注入更多平靜、清明與幸福的力量。

正念溝通,情緒管理,為教學注入幸福力!114年桃園市正念專注力教師研習營(教師梯次)圓滿舉行

在教育現場,教師們不只是知識傳遞者,更是情緒引導者。因此,教師情緒穩定與溝通能力,是影響教學品質與學生學習成效的重要因素之一。為提升教師的溝通力與情緒管理,114年7月22日至23日,由桃園市政府教育局指導,桃園市中壢區元生國民小學、財團法人伽耶山基金會、桃園市正念專注力籌備處主辦的「114年桃園市正念專注力教師研習營 教師梯次」,以「正念溝通與情緒管理在教學場域之運用」為主題,二日課程於元生國民小學圓滿舉行。本次研習營課程設計豐富多元,涵蓋正念教學、善意力溝通、情緒覺察、自我慈悲等核心議題;邀請多位正念與教育領域的講師,透過專題演講、實務練習與討論,引導教師認識情緒,提升溝通力與教學覺察力;吸引來自桃園市各級學校的教師熱情參與,為教育現場注入滿滿的幸福能量。

研習營邀請桃園市政府教育局蔡聖賢主任秘書分享「專注當下,教出心力量:正念教師的心能力」。郭葉珍副教授、劉秀丹教授、林怡如老師、張世傑老師、林立仁教授、自衍法師與蔡美玲校長等專家、學者,從情緒覺察、善意溝通、班級經營到自我照顧,引導教師覺察自身狀態,學習以正念提升溝通力與情緒平衡力,並將正念融入班級經營,提升學生的專注力與心理健康。教師們透過覺察,安住自己的情緒,有效提升教學。不少教師分享:「這不只是研習,更是身心靈的饗宴。」

活動最後由李國鋒主任主持綜合座談,為研習畫下圓滿句點。每一堂課、每一次練習都充滿溫度與深度,為緊張的教學現場的教師按下暫停鍵,給「心」充電,為未來教學注入更多穩定與關照的力量。

正念不僅是一種教學方法,更是一種生活態度。教育的力量,來自每一位教師的覺察與成長。感謝所有參與教師的投入與學習,讓我們一起在教學路上,以正念灌溉教育的心田,讓校園更幸福,培育出更有覺察力的下一代!

正念開啟教育新視界——114年桃園校長研習營共探情緒管理與溝通技巧

「桃園市正念專注力教師研習營」已邁入第三年,今(114年)由桃園市政府教育局指導,桃園市中壢區元生國民小學、財團法人伽耶山基金會、桃園市正念專注力籌備處共同主辦,香光山寺協辦,伽耶山基金會圖書資訊中心承辦,計有校長、教師二個梯次。本次研習主題,聚焦在正念溝通與情緒管理,透過心法與技法的引領與演練,為校長們開啟教育新視界,也為未來教育發展奠定深厚基石。

7月21日首先登場的是校長梯次,主題是「正念溝通與情緒管理在教育場域之運用」,假元生國小熱烈展開來自桃園市各級公私立學校校長齊聚一堂,透過理論與實作並重的課程,學習如何在高壓環境中保持清晰思維、穩定情緒與有效溝通。

本次研習開營典禮由劉仲成局長勉勵大家:投資教育,就是最好的投資,並以自身故事分享終身學習的重要。財團法人伽耶山基金會董事長暨香光山寺住持悟因長老尼致詞,期許正念能成為校園文化的一部分,建立友善校園,促進師生的溝通與學習成長。

本次研習講師陣容堅強,由桃園市政府教育局劉仲成局長開場「正向思考 創新閱讀」,分享閱讀開啟生命的新視野。郭葉珍副教授,主講「情緒覺察與溝通」,教授提到情緒覺察與溝通最重要的是:有來有往,我接得住你,你也接得住我。賴佩霞博士主講「友善溝通在教育行政上的運用」,賴博士說:你眼中的我,不是我;我眼中的你,才是我。蔡美玲校長帶領「正念情緒管理」實務演練與小組分享等精彩課程。

一日的研習校長們在綜合座談中,分享學習到的不僅是溝通技巧,更是同理了對方的情緒,對於校務的推展、與教師的溝通,有很大的助益。與會校長交流反思,「正念不只是個人修煉,更是領導的力量。今天的學習讓我重新看見教育的初心,也更有信心面對挑戰!」

感謝所有講師與參與者,我們一起走過一段有溫度、有深度的學習旅程。願這份正念,在校園持續發酵。

正念慈心觀開啟教師教育的熱誠與悲願—114年表達性藝術「兒童正念與遊戲」引導師培訓工作坊圓滿落幕!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正念與藝術是滋養孩童生命成長很重要的養分。由嘉義市安慧學苑教育事務基金會與財團法人伽耶山基金會合辦的「114年表達性藝術『兒童正念與遊戲』引導師培訓工作坊」,於114年7月13日邁入尾聲,課程由吳幸如老師帶領,以豐富創意與深刻體驗,引領學員展開一場溫柔而有力的教育學習之旅。

上午課程中,幸如老師從正念理論出發,鼓勵學員將「專注力、覺察力」融入課程的教學,透過五感,開啟創意的教學,體驗趣味十足的破冰遊戲、摺平衡鳥紙、以童軍繩與絲巾情境化演繹大腦結構等活動,學員不只認識自己,也學習如何以具象化方式引導兒童理解專注與覺察的力量。

下午課程則進一步激發感官與創造力,從音樂節奏遊戲、觸覺畫畫、正念走路、雲朵舞,到大張紙上協作作畫,每一個活動都串聯起視覺、聽覺與身體經驗,讓正念教學變得靈動而有溫度。

在活動尾聲,幸如老師帶領的「慈心觀」練習,在燈光與場景營造下緩緩展開,從對自己的祝福,擴展到對親人、學生,乃至整個世界的慈心祈願,溫柔地觸動了每位教師的內心,激起與會教師從事教育的悲願,無盡感謝幸如老師的帶領、法師們慈心籌辦成就這次的學習。

本次工作坊融合「正念×藝術×教育」,不僅提供理論與技巧,更點燃教育工作者內心的初心與悲願。兩日課程下來,參與教師收穫滿滿,對於如何在小學生身上落實正念教學,有了更多具體方法與靈感。希望能將這份感動播灑在校園中,讓正念在孩子心中發芽,成為他們一生受用的力量。

透過表達性藝術,讓兒童學習正念更活潑!114年表達性藝術「兒童正念與遊戲」引導師培訓工作坊正式開跑!

由「嘉義市安慧學苑教育事務基金會」與「伽耶山基金會」主辦,「伽耶山基金會圖書資訊中心」承辦,並由「嘉義市政府教育處」指導,為期兩天的表達性藝術「兒童正念與遊戲」引導師培訓工作坊,7月12日於嘉義市安慧學苑熱情展開!

本次課程吸引來自金門、花蓮、新北、台中等地的20位國小教師齊聚一堂,實體參與充滿創意與活力的正念教學訓練。

課程由「台南應用科技大學幼保系/音樂系」吳幸如副教授親自帶領,融合音樂、繪畫、舞動等元素,設計近十種正念遊戲,如「橘子禪」、「青蛙學正念」、「樂器齊奏」等,透過眼耳鼻舌身五感練習,讓老師們在遊戲中體驗正念、學會引導兒童練習專注與覺察。

上午開營由嘉義市安慧學苑教育事務基金會暨安慧學苑監院自正法師致歡迎詞,讚嘆大家能於颱風過後,精進不忘學習。香光尼僧團人文志業副都監暨香光尼眾佛學院圖書館館長自衍法師也特別說明活動理念,希望讓正念走入校園,培養兒童的覺察力、專注力與慈悲心,成為未來有力量、有心的主人翁。

第一天課程於下午5:30結束,與會教師紛紛表示:「一整天的學習收穫滿滿,眼界大開!期待明日課程的到來,希望能將這些正念遊戲融入課堂與班級經營,讓正念陪伴兒童成長,變得更簡單、更有趣!」

持續耕耘正念種子 綻放幸福心能量
114年正念幸福力與教育工作坊系列(一):正念基礎【線上課程】圓滿舉行

「114年正念幸福力與教育工作坊系列(一):正念基礎」線上課程,由財團法人伽耶山基金會、嘉義縣水上國中主辦,財團法人伽耶山基金會圖書資訊中心承辦,於民國114年2月9日(星期日),邀請資深正念專家石世明臨床心理師擔任講師,近四十位學員踴躍的參與,圓滿完成一日基礎課程,為自己種下正念的種子。

財團法人伽耶山基金會自109年開辦「正念幸福力與教育工作坊系列」實體與線上課程以來,已邁入第六年,參與的教師達千餘位,有許多教師在參與後,明顯改善自己情緒、人際關係、健康等狀況,進而將正念方法運用到教學現場,獲得良好的迴響。

開營典禮,由財團法人伽耶山基金會董事長暨香光尼眾佛學院院長悟因長老尼致詞。悟因長老尼提到,我很歡喜、也歡迎各位教師可以來參加這個課程。「財團法人伽耶山基金會」之所以這麼的重視「教師正念」,是因為關心教育;教育對個人、社會、國家的重要性。教師的工作很高壓,因此,希望教師可以藉由學習正念養成隨時活在當下,透過正念好好照顧自己。目前已經有很多教師因為參加這系列的課程後,改變了他們的職業生涯。最後,長老尼以一故事勉勵學員們,讓自己的心隨時活在當下,這就是生命最寶貴的。

接著,由石世明臨床心理師帶領一日的正念課程,內容相當豐富,學員收穫滿滿。從「看不見的猩猩」、介紹「以自律神經為基礎的正念呼吸練習」認識自己的呼吸、到「正念飲食」、「身體掃描」演練等,讓與會學員實際體驗正念——正念不等於正向思考,而是一種生活態度,訓練專注此刻、現在,覺察當下的經驗,接納、不給予評價。學員也分享今日學到正念,不是轉念,是轉換腦區域,讓慣性迴路轉換為當下的迴路。

課程最後,由學員們分享一整天上課與實際練習、小組討論活動的心得。從實際參與正念練習中發現,感受到身心的疲累獲得改善,也學會真正的照顧自己、接納自己,更希望未來能運用到教學現場。在熱烈分享體驗的氣氛中,為本次課程畫下圓滿的休止符。

承辦單位財團法人伽耶山基金會圖書資訊中心自衍法師表示,每一次的課程,都在每一位學員心中種下正念的種子。希望透過持續的正念練習,澆灌、耕耘,讓心安住在當下,讓生命綻放出幸福的心能量,進而開啟教育幸福力的正向循環。

為培養正念種子師資,本工作坊後續將於4月8日至5月27日每星期二晚上7:00至9:30舉辦「八週正念種子師資培訓線上課程」,有興趣的教師們,可參加3月25日線上課程說明會,了解課程內容。